在如今这个资讯爆炸、瞬息万变的时代,各种花样百出的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而近来,一股打着历史名人旗号的“纪念热潮”更是来势汹汹,犹如一阵狂风,席卷了我们的视野,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。

打着历史名人旗号,岂能哗众取宠,文化流氓的悲哀 文化 我在宫里做厨师 云南 剪纸 西安 第1张


从让人匪夷所思的“纪念刘备托孤XX周年”,到令人忍俊不禁的“纪念孙悟空诞生XXXX年”,再到荒唐至极的“纪念潘金莲开窗XXX周年”,这一系列所谓的“纪念活动”,简直让人瞠目结舌。它们不仅挑战了我们的认知底线,更让我们对历史文化的严肃性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反思。

在这场看似热闹非凡的“纪念盛宴”背后,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乱象。不少参与者参加活动并非出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,而只是为了贪图那一点“蹭吃蹭喝”的小便宜,或者是借活动之名来一场免费的旅行。而对于那些主办方来说,这些活动不过是他们提升知名度、附庸风雅的工具罢了。花费少许成本,就能赚足眼球,获得一时的关注,他们何乐而不为呢?然而,当这些活动沦为一场场只为博人眼球的闹剧时,我们不得不痛心疾首地发问:历史文化的尊严究竟何在?

更让人忧心忡忡的是,一些地方在自身缺乏独特历史文化资源的情况下,竟然盲目跟风,企图通过“蹭”历史名人和“超级大 IP”的热度来发展文旅事业。就像《西游记》中的花果山,多地争得不可开交;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,也成为了文旅市场上众人争抢的“香饽饽”。这种毫无意义的争抢,不仅对地方文化的长远发展毫无益处,反而让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商业化的浪潮中渐渐迷失了方向,失去了其原本应有的价值和意义。

所幸的是,面对这一混乱不堪的局面,相关部门终于果断出手了。2023 年 8 月,文化和旅游部、中宣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通知,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论坛活动的规范管理。通知中明确指出了“随意冠以高规格名号,主题交叉重复、内容空泛”等突出问题,并强调各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、本领域论坛活动的业务指导和严格监管。这一强有力的举措,无疑为整顿历史文化活动市场、捍卫历史文化资源的严肃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,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。

然而,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,仅靠相关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,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。对于主办方而言,应当摒弃那种急功近利、浮躁虚荣的心态,静下心来,深入挖掘和精心整理本地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。比如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,展现了古代辉煌的军事文明;杭州的西湖文化,蕴含着丰富的诗词歌赋和人文典故。只有这样,才能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文旅产品,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喜爱。

对于参与者来说,更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,培养敏锐的辨别能力,不再盲目跟风,随波逐流。比如在面对那些打着历史名人旗号却毫无实质内容的活动时,要坚决说“不”。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,才能共同守护好历史文化的尊严和价值,让历史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得到传承和发扬。

值得欣慰的是,随着国人历史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,以及文旅市场的日益成熟,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觉醒,逐渐意识到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才是吸引游客、推动文旅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。新疆喀什的少数民族风情,以其绚丽多彩的服饰、热情奔放的舞蹈和独特的风俗习惯,让游客流连忘返;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风光,那茂密的植被、珍稀的动物和神秘的民族文化,吸引着无数游客探秘;还有各地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如京剧、昆曲、剪纸等,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,更是文旅市场上的璀璨明珠。

所以,我们在此强烈呼吁:是时候让历史文化回归其应有的尊严和价值了!让我们携手并肩,共同行动起来,坚决摒弃那些荒唐可笑的“纪念活动”和浮躁的商业化行为,用心去挖掘、保护和传承那些真正具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让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!